当代中国的思索者之林昭(1932-1968)
作者:Yol
写在前面:
"思索",思考、探索是也。我所接触过的中国学者的著作,其实也并不多,然而就是那不多的几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思考方向,让我从美丽得虚幻的文学当中走出来,关心现实,关心这世界。这篇文章,是很难有结尾的,或许我会一直的将它续写下去,或许若干年之后,将它续写的不再是以旁观者的笔触,而是投身其中的灵魂。
知道林昭,是一年前的暑假。陆陆续续读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最近,又幸运的看了只限于内部交流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林昭的故事,是用爱与血写就的故事;林昭的灵魂,是美丽与坚忍并存的灵魂。感慨,为了她的年轻与才华;敬佩,为了她的良知与勇气;流泪,为了她的苦难与不幸;微笑,为了她曾经的存在,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所留下的淡淡却长远的痕迹。
"自由无价,生命有涯;宁为玉碎,以殉中华"。这首小诗,刻在林昭墓碑背面,是她在狱中所写。这,是她的自叙,是她的死亡宣告,也是她短暂一生的总结。1954年考进北大,是她一生的重要转折。在燕园,她迅速的成长了,思想的矛盾与斗争在她体内酝酿着,直到 1957年,在张元勋的批斗会上,爆发。"双木三十六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才气与勇气并存于她柔弱的身躯之内,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直率而高贵的她,让众人震惊了。
之后,被打成右派、自杀未遂、接受"监督改造"、发配新疆、作《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发表于进步刊物《星火》,1960年因反革命罪名在苏州被捕,尚未到而立之年。狱中,曾经被喻为林妹妹的林昭,却忍受住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痛苦。殴打、强暴的阴影之下,手铐终年不离的她,没有纸笔,却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血书。她不服,她绝食,她控诉,她呼吁正义。然而, 1968年4月29日,判决书最终到了,宣布了她的抗争的结果——由20 年有期徒刑改判为死刑,当天被秘密处决。时年36岁,正好应了"双木三十六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之谶语。所幸,"历史将宣告我无罪"的临终之言,12年后还是得到了验证——1980 年,林昭被平反。
林昭要的是什么?很简单:是自由,是民主,是正常的生活,是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简而言之,是现代国家的公民应有的常识。但是,现实告诉她:什么都没有。然而,就是这个祖国,这个她爱的祖国,滋生了毁灭她的力量。 "汗惭神州赤子血,枉言正道是沧桑!"她悲愤,她冷眼看着这个被她喻为"中世纪"的社会。她为历史所选择,承担了苦难。从精神到肉体,一个现代的普罗米修斯,最终伤痕累累的走向死亡。
当时那个不愿认错、不肯屈服的林昭,是很少有人能理解的。让人心酸的是,40余年后的今天,那些当年在她周围的人们,依然不懂她。中国有句古话"乘势者成,顺势者存,逆势者亡"。不识时务的林昭,她逆势,她亡。纪录片里,出现了一张又一张苍老的脸,颤巍巍地叙述着或许早已被淡忘的故事。他们的眼神里,依然有着不解,甚至不屑。在一个社会制度容不得人生存的年代,在一个甚至做不成奴隶的年代,大多数人怯弱而盲从,换来了长寿与平安。然而个别如林昭者,却站起来挑战黑暗,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抗争之剑,以自己的鲜血,向理想献祭。
纪录片中,唯一的亮点,是那一个小帆船:闪耀的金色与圣洁的白色,在阳光下,显得如此优雅而美丽。在这种优美的背后,应当是怎样的一个秀气而聪慧的女子!然而,我们却必须要面对,那个衣衫褴褛的林昭,那个满头白发的林昭,那个头顶一个大大的"冤"字的林昭。她不愿做一个奴隶,所以她放弃了幸福。她以飞蛾投火般的义无反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屏幕上,张元勋最终掩面而泣。这是压抑了多年的泪水吧,为了怀念,为了曾经共同走过的岁月。
是什么支持着林昭,使她走过了这样痛的人生?勇气与激情只是一时的,在她的血书中,我却分明看到了上帝的爱。或许,正是基督的博爱与牺牲,引领着她走完了这一路吧。这个女子身上,有着不同一般的悲悯情怀。她自称为"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战士"。十字架是她的难,也是她的信仰。十字架在她的心里,她亲吻它,它给她力量。去过教堂,真心祷告过、唱过赞美诗的人们,一定曾经感受过那种精神上的有所皈依的圣洁之感。你知道,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上帝依然关注着你,他会爱你。他是你的主,他在你心里,他无所不在。正是这个上帝,使林昭这个平凡的女子,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力量。
林昭是不该被忘记的,偏偏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忘记的民族。或许太多的苦难,已经让这块土地上的民众麻木。他们看了太多的鲜血,他们留了太多的泪水,他们已经不懂得抗争的意义。于是,不断的顺从,不断的屈服,历史被不断地改写,真相被不断地忘记。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难道我们要选择后者?感谢胡杰,尊重胡杰,放弃了自己原先的生活,奔波跋涉完成了这一震撼人心的纪录片,给更多的人一个机会去了解、去回忆那一个年轻的生命,那一个黑暗的年代,那一些毁灭爱、毁灭真理的至今尚存的力量。
(2004-5-29)
8 条评论: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算不了什么的。
——我对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总是很有感触。你说的太对了,我们是善于忘记的民族。可又有哪个民族不是呢?对于那些令人难堪的过往,愿意去记住,去反省的人总是少数。
你还说勇气与激情只是一时的,是对神的信仰给她力量。也许对林昭来说确是如此。可我总问自己,是不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就难免会在极端的痛苦中丧失激情与勇气?有没有一种世俗的伟大情感像宗教一样具有令人皈依的力量?比如爱。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上帝去爱世人?
k!同是04年写的。。真是让我汗颜啊。。
- -!!
发现我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了“遗忘”这个概念。
在思考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在心理学中,个人对过往痛苦的遗忘大多是一种repression,即无意识的遗忘。这种遗忘对于精神健康来说,作用无疑是积极的。而反过来,集体记忆的缺失,则往往是一种suppression----代表着主流社会发展需求的某种权力,对大众记忆的剥夺和压制。而这种suppression的效果,显然就是更为复杂的。
我曾经手舞足蹈地把咱们从笔会带回来的video和文字,以及rubber band拿给父亲看。他却冷冰冰地拒绝了我的展示。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夜晚的人,他说:“也许这些东西在你看来有一种新鲜刺激的价值,但对于我来说,是痛苦。别在我面前炫耀,好么?”
然后我质问:如果他们永远被遗忘。
他说: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你要知道,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人会把他记住,传下去。
当时我还在怀疑是否真的有父亲所说的这些人。
忽然,现在,我明白了。我想我已经找到他们了。或者说,我们。
对于我们,也不是新鲜刺激。
也有痛苦。
基督教就是一个爱的宗教。
ps.不好意思,还比你早写了几个月……
我也想回应一下周书的那个问题。
或许现在的我,思考的角度略有不同——如果现在可以通过上帝去爱别人,为什么我不赶快这样做。
——我承认,我其实完全没有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我仍旧常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因为我的罪性依然存在,还有太多的磨练尚未经历。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去年在孙志新下面餐厅的一些谈话——我当时跟你谈到了,如果我处在一个动荡的时局中,我会如何去做。现在如果再问我,你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并不是我长进了多少,而是with the help of God, I know I can be strong.
我原先的志向,其实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蔡孑民墓,我跟你说过),真的仅仅是想偏安一隅,少些纷争,安安静静地度过这几十年的时光,同时尽可能孝顺一下父母,因为我不觉得我的生命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而他们对我关爱太多,甚至让我有愧——可若说回报,又是完完全全不可能的事情。
我其实没有任何理由值得恩顾,耶稣却给了我永生的机会,又告诉我什么是暴风雨中的安宁;他也祝福了我的父母,让我们全家人永远与他同在——我一生想要、又不确定能得到的,他在半年时间内给了我、远远超过我的预期,而且告诉我:那不是生命的全部。
如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我余下的日子,几天也好,几十年也好,其实都不是我自己的了——因为我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吝惜。
我们因为林昭而痛心、而不平,但有的时候,我也会为迫害她的人感到悲惨:那些人难道可以通过迫害、杀戮,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全感?他们何尝不是被锁在恐惧的牢笼里——而且“不公平”的是,装扮成“正义”的人,会体验到终极的绝望。何况,凶暴的面孔背后,也许埋藏着更加敏感脆弱的人性。倘使有一天,我们真的有机会掀翻他们,像V那样用飞刀刺入他们的心脏……我们是否有资格拍手称快、欢呼雀跃?我们,其实并不比他们善良。
至于我自己,我的信仰是:上帝比我们更加清楚,每一个中国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现在我唯一的愿望是,当他告诉我当去哪里、去做什么的时候,希望我已经准备好了。
(可以当篇entry放在我那里了……算了)
If i can love without the mediation of God, may I?
The good thing is that though our lifes are based on different foundations, we at least share some common purposes ^^
非常赞同~
希望这也成为这个Blog的价值之一吧。
我仍然记得那个夜晚捧着林昭的纪录片的时候:穿上正装,等待走上街头,喊出脆弱却真诚的声音。我还记得那个夜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用自己的前途换取中国的前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