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城市专题之一:苏州漫想

[编者语之一]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深夜的高空中俯瞰一座城市?

这可能发生在嗡嗡作响的机舱中,也可能是某座大厦的楼顶上。你俯身,看到星星点点的光芒汇聚在大地上。暗黑的地面将其边界不停地推向视野尽头。大地因沉默变得压抑,因漫无边际而沾染了阴郁的气息。而大地上的光芒却没有显出丝毫孤独:细微的声响,一缕一缕地,从拥挤的人流中,从黯淡的街道中,从拉着厚厚窗帘的角落里,从光亮的最深处弥漫开来,又若无其事地消散在天空中。它们与污染大气的烟尘混在一起,就这样在你眼前消失了。

你呵出口气,轻叹一声:“城市”。

[第一篇文章]
苏州漫想

作者:Aprilfeifei

远远地仰望苏州古城门,2500年的历史在眼前倏忽而逝,久远的年代让人心生感慨。浮生若梦,我们的短短一世,与朝菌不知晦朔,惠菇不知春秋有什么区别?

七里山塘,苏祠白公堤,不知白乐天当年,是不是也有感怀前朝往事的伤逝?山塘的河埠口,紧走几步,就是一汪澄碧的水。曾经那些枕河而居的人,是否就像那汪水一样与世无争?苏州走过了多少静谧的日子呵,像精致的瓷器里盛满的水,缓缓倾泻而下。心如止水的人在安逸的日子里品尝平淡的幸福。终是是非成败不问,浓淡冷暖自知的淡定。

可叹的是,承载它们的遗迹似乎越来越少了。

七里山塘犹在,五人墓碑在静默中引退出曾经慷慨激昂的记忆;虎丘塔悲伤的俯瞰姑苏城,一任商业洪流卷走吴越春秋时的悲壮;苏州评弹仍叮咚作响,却已鲜有听到稚子袅袅的吴语。逝去了,那老虎灶,那清凉夏日乘凉时老人口中的古老神话,那浣纱女的家长里短,那街头弄堂里疯跑的孩子,母亲呼唤晚归的声音。我看到苏州城里,蓝天白云下日益高耸的写字楼逐渐吞噬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纯朴民情。“语言乃存在之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但可惜的是,吴语在慢慢地衰落,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发展将家庭变成了普通话的天下。吴侬软语无奈地在理性的教育下化为历史的一缕清风,成为依稀过往的回忆。没有了语言的承载,那些吴文化的历史,成了残篇短章,多少年后,再也无人承继。当我缓缓穿过古胥门时,还能否触到伍子胥含恨的目光?风里的气息是否还留存2500年承载的厚重?2500年之后,我们还记得什么?白发苏州日益的浮躁起来,不复往日的“小,柔,雅,灵”的沉稳性格,在席卷一切的浪潮下,我们舍了2500年的精魂来换取在虚华物质泥潭中的沉迷。

很多很多地方,大家都走失在迷津中。也许这是任何一个古城渐行渐远的结局。就如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所述,当小巷的门庭突然打开,再是长髯老者,他会既满意又凄凉,若是时髦青年,他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古城发展的两难困境吧,在大步迈向新兴的欢腾声中隐约听得那些古典的遗迹发出被抛弃的哀鸣,但是我质疑,究竟什么是“发展”,以现代性的铁笼比照洪荒时代的单纯,究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进步?

9 条评论:

YoL 说...

为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高考风格很重……
而且仿佛结束在了我以为要开始的地方。
说吴语的兴衰、古城的困境,都是飘飘点到而已,太不够了。缓缓的抒情是好,但我觉得仅仅发出一声质疑十分的不够。质疑之后,我们还可以说很多,做很多。

恕我直言,我觉得此文不及之前旧浪潮已经达到的标准。

YoL 说...

另外,我建议,凡是编委或者旧浪潮正式成员推荐的文章,都在文章后面列出推荐人。

化之 说...

一个上午的奋斗,在N个镜像+N个代理的尝试,终于,我终于上来了!!!……旧浪潮,我久违的旧浪潮,我的孩子,我的家:)
一字一句地读这期专题,真犹如看一部电影,或是欣赏一出音乐会或是舞台剧,缓缓地,大幕拉开,背景音乐从剧院的四周黑暗中传来,节目将起,一点一滴是那样精致,那样让人期待……
读毕苏州一文及其编者按,觉得真是大好的文章!这样美丽的文字绝非徒有虚表、纯作装饰,而是言之有物,细腻至极的观察、体悟、思索!说实话,我个人向来对工于文辞者颇为不屑,一个花哨的开头常常就让我没有兴致看下去。但这一次,我却是为这等精巧所折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读此美文,人生一大享受也!

化之 说...

以下兼回应YoL:
旧浪潮(学社宗旨:“尊重思考 关注现实”)在我心中是一方理性的净土,一维思考的空间,它与喧喧网络红尘、嚣嚣愤怒众口自有所别,我也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某些文章不合这样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浪潮的每一篇文章都只能是逻辑严密、运思不苟的半学术式论辩——我只对议论为主的文章,要求论证方法、结构和依据等等。
我打心底里喜欢这样的文章,并且把她当作我爱的旧浪潮的精品。这样的感性,不正是我们这个机械化数字化的冷冰冰的时代稀缺的吗?这样的细腻,不正是我们这个快节奏、讲“理性”、拜“实用”的年代所珍稀的吗?

化之 说...

也写给所有关心旧浪潮的人:
我是最早几个站出来呼吁一个开放的、独立的、没有偏见、没有“党同”约束的评论空间的编委,我当然尊重YoL同学的意见,并且真心希望听到更多的不同意见。
但我一样愿意在这份理性思辨之外,说一番感性的话,而且自认为这无损于理性,甚至使之更臻谐和:
暑假——被“防火”的时空里,人迹罕至,鲜有问津。据我所知,专题编辑做着身心都算是疲惫的实习,还在深夜凌晨里用心浇灌、工笔勾勒这专题。我觉得,这时候,专题需要多一丝呵护、多一点回应。

——欢迎批评,也需要问候,您的一声问候!:)

化之 说...

被“防火”的大家可以:
1) 通过google账户提供的google Reader来阅读所发的文章正文部分。
2) 通过http://theoldwave.blogspot.com.nyud.net:8090/ (欣然惠供)或http://www.inblogs.net/theoldwave (Gill惠供)来直接访问、阅读并发表评论。
3) (仅限编辑们)可以通过google账户的Blogger 或www.blogspot.com首页来登录编辑博客。
4) 如有评论发不上,可以邮寄theoldwave@gmail.com,我们会尽量想办法为您贴出。

化之 说...

再读YoL同学评论,再读原文,我想再啰嗦一下,以澄清问题:

我认为作者并不同于一般的缺乏深思的叽里呱啦者。因为:

1. 虽然作者有着自己的偏好,但并没有对“发展”抱肯定或者否定的简单二元判断。

2. 对于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作者是带着一种独特的欣赏审美的意味来观察、解读的。与一般的从文物、文化遗产破坏来切入的论断仲裁不同,作者力图提供另一种人文人本的视角,这一点从作者观察之细腻,切入问题方式可见一斑。作者看中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丰富地展示、诠释,这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以上两点,我认为作者不需要承担此主题一般论说文章必须进行的逻辑论证与思辨的责任。甚而,文章含蓄的、品味的、审美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要求作者远离这种已然泛滥的唇枪舌战。

再举具体的例子,作者注意到,“长髯老者”和“时髦青年”首先都分别有“满意”和“高兴”之处,而且也没有对这种满足予以简单贬斥。文章末尾的话“以现代性的铁笼比照洪荒时代的单纯,究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进步?”显然已经观照到人类的文明进程的某种深刻矛盾与价值困境。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很能引发读者对现实进行深沉的超越的思考与观察,这是完全符合旧浪潮的宗旨的。

最后但不必要的,专题是一个系列,安排这样意境秀美、引人深思的开篇,并为每篇文章精心撰写编者按,可见执编的用心良苦、匠心独运。我们可能更需要整体地来欣赏。

匿名 说...

确实,我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也不曾渴望那些推究严密,论据纷繁的学术论文是我企及的目标。但是,作为一个受两年社会学濡染的人,我爱这个学科,因为它唤起了我对现实的隐忧,甚至可以有点大言不惭地说唤起了我对大众启蒙的渴望。但我极其厌恶身在晦涩的学术背后,持着价值中立,玩着自娱自乐的游戏的所谓的学者。他们以一种距离感俯瞰大众,却丝毫体味不到人们灵魂里的孤独与绝望。所以,我寻求一种唯美性的,却完全率性而为的表述方式将我的看法呈现。对于现代性给我们的束缚,无论精英还是大众,身在其中,冷暖自知,我留下了空白,只为每个人有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写城市,更多是感慨于城市中日益孤立化,碎片化存在的人,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对现实有所思考的人,若从逼仄的书斋,从形而上的思辨中跳脱出来,去接近人,去体味感慨人情中的善的感动,恶的无奈,将是另一扇面向世界的窗,至少于我,是有意义的存在。

化之 说...

be involved! 希望欣然介绍认识一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