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梦境与现实——关于中国当代网络的一些想法

作者:欣然

网络在中国曾经掀起了一场场关于未来梦幻般的想望。而当这些梦境一个个地远去成褪色的过往和毫无结果的飞沫时,我们关于网络的梦并没有结束。毕竟曲曲折折中,网络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太多。网络,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在西方的风中逐渐把触角伸入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随着其规模的扩大,使用者不断增多。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正在网络中复制再现。网络中建起了一个“镜像”社会:它是现实的映像,却非现实;它是建立在数字与信号上的空中楼阁,却非彻底的幻境。网络社会是在这两端上徘徊着的舞者,它的动作在分秒间变幻无常,让我们常常找不到方向。然而面对网络的发展,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始终报之以爱的微笑,那么,网络到底能否帮助我们找到那遗失了千百年的美好?


诸多网络社区的热火朝天让我们看到了市民社会的影子,我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网络和民主自由平等联系在一起。网络引起了太多的憧憬,可惜的是,这憧憬之中有太多的断裂和漏洞。


第一个问题是,网络社区的兴盛能否把我们引向市民社会的通途?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大多数的人们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却在现实中继续沉默。网络中的话题更多地陷入自给自足和自圆其说。太多的思想、态度、观点在网络中潜滋暗长,却始终不能蔓延进现实。在连成一片的“镜像”中,现实反而退居次席。现实它不断地照进梦想,梦想却总也不能照进现实。

网络在诉求和诉说之间划出了一道沟壑,我们可以不为任何诉求而诉说,我们可以在滥觞的诉说中忘记了诉求。汴大的三角地现在小广告云集,bbs顶替它成为最繁华的街市。水车们在发泄,潜水者在围观,想疯就疯,想说就说,id被封可以另找一个马甲,帖子被删可以放弃说话——这一切,都在一片淡然中波澜不惊地进行。“无所谓,人要成熟一点!”尖锐的事实变成了四散开来的冷淡与漠视。花自飘零水自流,关上了电脑,我们不用对这个虚拟世界有任何牵挂。

如果说我们只有在网络中形成了市民社会的话,那这只能是我们的悲哀。虚拟的“市民社会”确实有助于人们观念的改变,然而此“社会”非彼社会,镜花水月海市蜃楼不会引向我们梦想中的桃花源。市民社会永远不能脱离开现实,永远不能脱离开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与感染。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蜗居于电脑之前,面对着不可知的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唯一的真实却只有屏幕中倒映出的自己的脸,这算不算一种讽刺?网络会从反面消磨掉我们对于现实的热情,让我们在镜像与镜像的交叠中迷失了自己。


退一步说,网络中的民主和平等到底存不存在呢?


我们可以拿西西里岛曾经出现的准黑社会来举个例子,在市民社会建立起来后,相应的上层建筑没有及时跟进,从而使刚刚萌芽的市民社会退化为混乱芜杂的民间社会
[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权责体系制约的城市中,市民们成为无所皈依的松散大众,民间文化和低级趣味之间,潜规则和规则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网络中,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解释网络文化低级化的倾向。除了great firewall 及其相关的一些机制,网络上能够得到普遍和彻底执行的规则寥寥无几。没有相应的法权基础,再多关于网络民主和平等的呼唤都站不住脚。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整个中国时,又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了。当网络在沿海的狭长地带掀起急风骤雨之时,农村地区却被“有意”的忽略了。人们不愿意提起这个话题,提起也是一带而过,因为太多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富庶的东部,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可以模仿、借鉴的解决方法,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成为网络在中国发展的死穴。我们目睹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的建立:网络和其他传媒手段结合,塑造着城市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感,让城乡之间的差别不再仅限于经济文化等资源,而内化为心智结构上的差异。青藏铁路竣工了,可大西北和东部的鸿沟依旧。当地理上的三级跳被我们用科技的力量慢慢抹平之后,我们又要用信息流造就一个新的“三级跳”。

由此引出的社会问题在当下已是初见端倪。信息不对称在强化自身的同时,也攀附于其他的因素之上,加剧了资源的不对称。人流大规模地向东部涌入,一方面抽空了本来就缺少人才的中西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东部人才过剩和发展畸形,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民工问题,房产价格恶性上涨等问题已经在现实中一个个产生。这些可以说是起于网络进入中国的副作用,它现在需要的不仅是医治,而且是预防。

按照“先富带后富”的逻辑,我们当然可以预期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当然也希望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时间,带动农村像上个世纪末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的“飞跃式发展”,跳过不必要的步骤,一步到位。然而,我们现在的问题该怎么办?我们又是否要在沟壑建立起来的过程中为那将来的“飞跃”做好铺垫?如果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就更应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添一分关注尽一分力,而不是放任自流。


[1]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看顾准先生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

5 条评论:

Chenshu 说...

一直有感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的隔阂,对那些对网络过于乐观的人也总有些怀疑。很高兴有人能把这个问题写出来,而且写的这么清楚。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正如何进入广大中小城市人民的生活。据我所知,那些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县城”里的很多年轻人,他们日常的休息娱乐方式就是去网吧。至少在东部很多地区,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那么它会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什么改变,又会给他们所在的地区带来什么改变?

相信如果贾樟柯今天再拍一部《小武》似的县城电影,网吧一定会取代录像厅,成为定义主人公身份的最重要的场景之一。

匿名 说...

“网络到底能否帮助我们找到那遗失了千百年的美好”,指什么?

很敏锐的观察。但是论述议题是否有些太过宽泛,如果选一个层面深谈,可能更有启发性。

Gill 说...

网络是很好的话题啊。但我也觉得这篇写得有点泛。比如谈民主平等那一段,上层建筑(如果在马克思的意义上)是不是想跟进就能跟进,就是个问题;“同样的逻辑”若是指缺乏管理制度和权责体系的话,它也不能直接解释文化的低级化的倾向。几乎任何大众社会都存在这一倾向。

在某种狭隘的意义上,我觉得网络倒是向我们展现了那种自然权利论者曾经假设而从未经验过的“自然状态”——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绝对自由,无强力,无压迫——而讽刺的是这样一个社会只能被视作“虚拟”的存在。

“网络到底能否帮助我们找到那遗失了千百年的美好”——问题是我们曾经有过何种美好?

哈哈儿 说...

觉得这是一特好的话题,但我觉得你讨论的没有根基,只凭个人的认识.网络这个话题太大,觉得你没有明确的一个主题.

网络实在改变我们太多了,所谓民主平等在任何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是不现实的.网络的声音虽多,却越来越好像一个声音.满目的信息,来不及消化.还不如小时候满世界找书看来的深刻.

呆不弱 说...

写这个题目的想法来自前两天听的安替的讲座。觉得现在我们有很多关于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些默认的共识,细想还是值得商榷,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然而对这个题目的兴趣够了,了解还是不够。想说得太多,2000字之内哪个都不想放弃。蜻蜓点水地写了这一串,都是些很初步的想法,像写论文刚开题,写诗刚起兴,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我觉得就够了。
关于“遗失的美好”,它可以是民主可以是平等可以是自由。可以是任何历史上我们曾经无数次地想得到却从未得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似乎遥不可及,有的却是刚触到就已跑开,有的确实是曾经拥有。在中国历史的反反复复中,网络、全球化都是这部古书中从来没有过的元素,那么,他们可不可以把我们从旧的轨迹上带走,为这部历史带来新的气象?这是我写这句时的想法。这个词吧,实际上,是我偶然联想到了那首歌,如果表达上引起了歧义,烦请见谅:)这毕竟不是篇论文,写得有点随便了。